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新型城镇化就应该找回失落的乡愁

发表于2013-12-16

华西都市报特约评论员朱永华
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。会议提出,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。城镇建设,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,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,避免走弯路;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,让城市融入大自然,让居民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。
发展和推动城镇化建设,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经之路,但在实际情况中,或多或少存在发展思路的“迷失”状态。推动城市化建设在一些地方,成了追求GDP增长的“跑马圈地”,成了“重打锣鼓另开张”的大拆大建。此种粗放的城市发展方式,拆除的不仅是整个村落或成片的老房屋,更拆掉了祖先延续下来的民俗和邻里文化,拆掉了人们对乡土的那份情感——“乡愁”已经成为稀缺品。
推动城镇化建设,不能断去人们对故土历史文化的记忆,更不能剥夺人们对故土亲情、邻里甚至氏族文化脉络的传承以及精神上的依恋。这些年,人们几乎习惯了一些地方在城市征地拆迁中发生的矛盾冲突,在分析这种矛盾冲突原因时,更多的是从利益方面进行权衡,但却极少有人真正注意到在这些矛盾冲突中还有更重要的“乡愁”因素。
实际上,沉淀着丰富文化内涵的“乡愁”,是城市化大拆大建中形成矛盾冲突的重要缘由,只不过它是通过经济利益的博弈所呈现在公众面前。谁都希望自己的故乡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漂亮,但没有人会愿意看到自己曾经居住的村庄,生活过的老街道、老街坊被从城市版图上抹去,被拆得不知所终。
新型城镇化就应该让人找寻到失落的乡愁。此次会议对于城镇化建设的定调,当是对过去城镇化建设思路的顶层纠偏。当然,在执行层面,仍需要通过官员考核方式的改变,相关城市管理体制,以及土地制度,户籍制度等的变革,谋求合力,真正让城市化发展建基于“让生活更美好”,让乡愁有所依。

发表于2013-12-16

小时候

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

我在这头

母亲在那头

长大后

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

我在这头

新娘在那头

后来啊

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

我在外头

母亲在里头

 而现在

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

我在这头

大陆在那头

上一页|1|
/1页